“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,遗憾的是,在金钱效应被超级放大的今天,让人只有暴殄天物之慨叹。”然而与令人艳羡的尘世风光相比,她——张福兰老师用内心的安详、辛勤的耕耘,坚忍不拔地行走在有效引导留守学生之道上,她的爱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是如此温暖而明艳。
手留余香2018年2月16日星期四
“老师用餐巾纸帮我擦鼻子,纸好白好软啊,老师的手好嫩好温柔,像妈妈以前的手,不,比妈妈的手更温柔。妈妈的手正温暖着上海的蔬菜上海人呐。”
“老师看到我衣着单薄,冷的有点畏缩,边讲课边搂搂我的肩膀,我顿觉无比温暖。这情境爸爸曾经给过我,那时春天回来时。
“今天听着张老师柔和的讲课,觉得特别轻松,仿佛吃了聪明药似的,一听就懂。”这几位留守孩子的朴实文字,流露的是可爱的童心和感恩之情,让人感动!”
温馨2018年2月23日(二月二)
“妈妈今天又回苏州种菜、卖菜去了。上午第一节是数学课,我恋想着妈妈走了神,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摸摸我的头,我梦幻似的误以为是妈妈,定神一看,是张老师,她那特别漂亮的脸上笑意盈盈的。”他前一阵子跟谁说话都是惜言如金,在课堂上更是傻傻的,有时还低垂着头,眼神黯然、呆滞。可近期他亮晶晶的眸子是那样的清澈、明净、坦然,课堂、课间有点像呱呱叫的鸭子,有点活泼过度,成绩也直线上升了,真有龙抬头的架势。
荠菜花赛牡丹2018年4月23日(三月三)
“老师你有事做吗?我来帮你做!”这是留守生涛同学,要帮我这个代理班主任倒倒办公室的垃圾,拖拖办公室的地面,常问的一句话。他认为我这个代理班主任比较繁忙、辛苦(带两班数学、品社),总想为我做点什么。望着他笑灿灿的脸,想着他无可赞许的学习成绩,无语可夸的课堂行为,时被教师批评,常遭回家的父亲打骂的情景,觉得他真如初春中风吹尚寒,但冰雪已释的田野埂上白灿灿的荠菜花,它没有熙阳,没有和风,更无蜂蝶,可它开得那样从容!一朵一朵的花,虽然米粒般大小,但朵朵都有一颗热烈的心!它没有迷人的色彩,但有内心的芳香;它的生命里缺少阳光,但活得朴素;它开的不算美丽,甚至卑微,但它没有拒绝开放而辜负自己的季节。看到他阳光的心里,真觉得他比盛开的牡丹还美丽。
与鹰学飞翔2018年4月26日星期四
“‘我爷爷是个麻将精,一辈子吃喝、打牌,游手好闲。我的父亲苦了二十几年,在妈妈的强烈要求下,前往上海当菜农。听爸妈说,每天最少有500元的收入,在家只能守着8亩农田种点水稻、西瓜,能有多少收入。我们一天天长大,读书要用钱,造房子要用钱……用钱的地方多着呐。为了生活,爸妈只能去上海!爷爷对我的学习别说关心,连我们老师姓什么,我在哪个班,都不知道。有一次我做完作业要他给我检查一下,他大声地吼我:‘我给你检查作业,还要老师干吗?’五年来,上学来去虽是乘坐学生班车,免受雨淋风吹之苦;虽然爸妈给我穿的衣服比一般同学都好,但看着同学们放学时一边摇着手跟老师说‘再见’,一边跑向来接的爸妈或爷爷奶奶的面前,总是羡慕极了。因此,心里难受,上课总是想跟同桌讲话。张老师煞费苦心,为了选择适合我的同桌,给我换了三次座位,最后安排跟周进同学坐。周进她爸妈也是菜农,家庭情景和我差不多,但她聪明,脑子好使,有专注精神,更有帮助人的热心,我很敬佩她,在她的影响帮助下,数学中一些绕得人头昏脑涨的题目,居然能解答解答了,学习有兴趣了,成绩上升了。一次测试考了98分,因为一个无关紧要的粗心失去了2分,张老师专门找我谈了话,那种亲切的矫正和惋惜声,让我感动极了。’孩子小,有时迷糊是难免的。周进情景和她大同小异,我看她平时对周进有点敬佩,心想:跟好人学好像,跟叫花子学讨饭。就安排她跟周进坐,能转变的。现在她学习时不再迷糊了,我很开心!可是孩子心灵的净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。”
“人们是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,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。留守儿童们对父母的思念,也如同成人对诗意的向往和怀恋。留守孩子与父母团聚、交流、亲昵的机会越来越少,他们最缺少的也许不是物质的,而是亲情、柔情,一点点温存,搂搂他们的肩膀,摸摸他们的头,这也许是他们更需要的温暖。”
爱的补丁2018年4月28日星期六
双休,张老师和李老师约我家访,想了解一下学区留守学生的家庭生活,同时也让我们这些久居县城者享受一下乡村清新的空气,感受一下乡村那久违的温情。出发前,我翻阅一下她的教育日记,午后,我和张、李老师相约驱车前往。沿途的风景,真让人觉得,乡村的春风像一位聪慧的丹青高手,泼墨挥毫,大气磅礴,一笔下去麦子绿了,成波成浪;一笔下去,菜花黄了,灿灿的金黄,金黄的灿灿。愉悦中驱车奔驰在乡村沥青路上到达了东山村,清烟淡笼的村庄,伏在小山之下,像写意的山水画。村口在一大片油菜花边,一树雪白的梨花又连着成片的粉红的桃花。走进让人心生向往的农家庭院,一院的瓜棚豆架,桃李芬芳,流丹飞翠,沁人心脾。静赏红白聚拢的花,飞舞的蜂蝶,萦绕不已的田园气息,顿觉有无限的情趣,久赏竟忘了主题。在张老师的催引下,迈进要访的学生家门,连叫几声没有回应,步入堂间,才看到东边房内一孩子正拿着话筒,流着泪叫着妈妈。我再叫唤,她抬头看到是我们,慌忙挂了电话,跑出来给我们挪凳子倒茶水。我问她为何哭,她说思念妈妈。她还说自己一件新衣服胸前划了个口子,自己又不会补,奶奶又补不好,还骂我。要是妈妈在家就好了。张老师说:“你拿来我看看。”一看,原来是一件红色灯芯绒面料上衣。她灵机一动,问家中有没有彩线,生说:‘有’。张要她拿来,一边选绿色和粉红色彩线飞针走线,一边问生家中的大人哪儿去了,孩子说爷爷奶奶下田,要她在家中边学习边看家。我们和她聊了一段时间,衣服也就补好了。她一看衣服上绣了一朵绿叶红花,高兴的崩了起来说:“这那里是破衣服,简直比新衣服还美。”望着她一脸灿烂的笑,感慨油然而生:我们生活中总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缺口,我们应多动动脑筋,给这些缺口钉一块美丽补丁。我们的亲情、友情更是一样,如果不小心或无奈忽略了对方,形成了缺口,那就做一块爱的补丁,给生活美化一下。
在愉悦中,孩子就带着我们在这百户人家的小山村的几位留守学生家转了转,情况大致相同:老人们下田,孩子们看家看电视,家中显得凌乱狼籍,用餐的碗筷还摆在桌子上。见此情景我们就花一两分钟带领他们收拾一下,并美其名,争当家庭美容师。
这山村是一个百分之九十的中壮年在苏锡常沪当菜农的村庄,这些菜农一年中只有寒暑假才回来接孩子,整个村子显得静、空。从外形看,这个村从匍匐中站立起来了,全村小洋楼、小庭院占满,可是在村中能遇到的不是孩子就是老人,作为教师的我实在难以平静:留守孩子需要心灵慰籍,更需要家庭教育!
我们结束了东山村的家访,又马不停蹄前往姚家庄一位朱姓学生家。巧的是这家女主人刚从沪回来,她淡淡妆,浅浅笑,听孩子惊喜的叫我们老师,忙招呼我们坐下。她告许我们,为了蔬菜能在春节卖个好价钱,已有几年春节既没回家,也没接孩子去上海。听她这么一说,我实在按捺不住,贸然而问:“这么久没回家就不怕孩子、老人有怨言?”她一听眼中闪动着泪珠说:“老师唉,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件事。我打这样一个比方:秋后的萝卜已不像秋前那样茂盛,又甜又脆,而是越来越苦,甚至空心;而秋后的青菜经历一番寒霜苦后,会长得越来越旺,吃起来也越来越甜。为了生活,我们选择的就是先苦后甜青菜式的生活,而不是先甜后苦的萝卜生活。”她忽然一笑,眼睛发亮的说:“不过现在好了,你们进村5华里路全是沥青路吧,家家进出的路已硬化,你们也看到,村庄美化像花园,农田改造水、路通,这种条件做梦都未想到过。今年春节,村干们跑到上海和我们菜农商谈回村经营蔬菜水果,说一自然村一村干,为农户建电商平台,招引客户进村,我们能不回吗?”她的话让我们兴奋起了。以前她们背井离乡,劳苦工作着,眉宇间流下的每一滴泪与汗,是为了生活,明面上生活是小康了,而孩子忽略了。作为教师,想到留守孩子的情境,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。而今,在振兴乡村中,地方政府,迈出了基石一步,诗意的美化着乡村,营造甜甜的温馨!
当夕阳照在黄昏里缤纷的春光时,我吸一口飘荡着清香的空气,听着春风低吟,树叶沙沙,结束了家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