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拾杏核(散文)

我村近山沟,山环水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。包产到户后地被家家户户种到边缘还嫌不够。夏收有早晚,还没等碾完场,附近成群结队收完麦子的塬上人,就浩浩荡荡地冲来我村后山去拾杏核卖钱,这大大增加了村里人的紧迫感。山里杏树特别多,运气好了一个人一天能拾上...

走“近”苗-家-——黔东南摄影纪行

从成都出发到毗邻的黔东南苗族聚集地采风,何言走“近”?因一旦谈到他们的祖先蚩尤,以及蚩尤在与炎帝皇帝的多次征战中落败,不得不率领他统治下的九黎集团大部分南迁;一旦谈到这个被强制南迁而居于崇山峻岭中的古老“南蛮”族群,叛逆之心不死,仍然不断起...

往事(散文)

那一年,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,与母亲争执的次数多了,便希望早一点儿离开家,尽快逃离她不胜其烦的唠叨。终于,在酷暑难耐的七月之后,我如愿以偿走出家门,来到百里外的一所重点专科学校读书。可入学的兴奋劲过去没两个星期,我便开始想家,热切地盼望着早点...

热血铸忠魂

我爱阅读,年轻时我爱读《雷锋日记》和《欧阳海》,人老了我仍然爱阅读,但我又喜欢上了《向上同盟》集。因为作者写的是她自己,是热血,是青春,是年轻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。如果我这样说,还不能唤起你的回忆,还想不起我要说的这位她是谁。那么就请你跟我...

曹高之:回家看我娘

中午吃过饭,在办公室刷朋友圈。看到同学转来斯琴高娃老师朗读贾平凹《写给母亲》的作品视频,我也像老师一样热泪肆流。为主人翁,也为我自己。好在我的老娘还建在,我还能听到老娘的咳嗽声,听到老娘问我饿了么。我娘今年76岁了,属大龙的。娘和父亲一直和...

(原创首发)布鞋

我是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鞋长大的。我母亲做的布鞋,不光穿着舒服,而且好看。洗过晒干拿在手里,还能闻到草木的清香。冬夜,忙完繁琐家务,圈实了家畜家禽。母亲就坐在小桌前,一针一线地纳鞋底了。她用针穿上白色粗线绳,先用力把针尖刺入鞋底,再借助顶针...

志愿者也不好干

农民在和绚的春天,与大地的摸爬中丢失去了种子,却在多彩的秋天收获了金黄灿烂。我在曲折的人生之路,跌跌撞撞失去了少年,却在叠宕的花甲黄昏收获了酒醉的夕阳2022年8至9月,本应是一个是丰盈的、绚丽多彩的9月,在这两个月里,有太多值得回忆的人和...

方诗生:用爱坚守

安徽省潜山市姑娘许慧玲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了山区一群特殊的孩子,先后投入近300万元开办安徽省岳西县特殊教育学校。对岳西残障少年儿童实行零收费全纳康复、教育。丈夫王江为了爱,7年来,对妻子默默支持,现在,夫妻俩人携手并肩,相互勉励,用无私的爱,...

此花开尽更无花

文:杨可萍当金风玉露一相逢,伴着白霜翩然降落,一场盛大的菊之盛宴便开始了。看哪,这场雅俗共赏的花之宴,胜却人间无数的姹紫嫣红。从来没有哪一种花,能够像菊一样有这么多的品种,能够形成一种文化,就像《红楼梦》一样,自成学派。曾忆昔,红楼十二钗,...

杨霞:去云顶石城掬一抔历史烟尘和春光

古有文人相聚话桑麻,今有金堂文友登云顶。去云顶石城探访逝去的古战场,在今春被提上了金堂文友的日程。以作协李正熟主席和文史专家孙成君为首的老师,为此行做足了功课,不仅为文友们准备了周密的日程安排,而且孙老师还为每一个景点备足了妥妥的“干货”,...

电影时光——那些年-那些难忘的情节

从小,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影迷。在我的印象里,不爱看书的人大大有之,而不爱电影的人却几乎为零。谁会不爱看电影呢?小时候,大院儿里的露天电影院总是人潮攒动。傍晚时分,坝子里形色各异的小板凳排排摆起来。深黑的天幕上有星星在微笑,而宽广的操场上有...

陈绘:远去的插秧季

童年、少年、青年,有“明月清风”相伴,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交融着,体验着……谷雨前后,冲田浪了一个冬天,早已翻犁耙平,急等“温室”的小苗“安家落户”。小苗长有五六寸长,分割成巴掌大的一块块,带泥铲到冲田移栽。田埂上人...
【友情链接】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